船长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船长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船长教学反思1《船长》主要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船长》文字美、精神更美,为了让学生感受船长的人性美,我引导学生品读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哈尔威的临危不惧、忠于职守、指挥有方。当然对于文本的理解,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就“他用一个人的生命,换来了60人的生命,值不值得?”为话题展开讨论,学生们的回答让人物形象更丰满,对哈尔威当时的心境也更能理解。
文中的人物对话也是值得一读一品的,通过简短有力的对话来烘托紧张危急的气氛,我把学生分成了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学生们在之前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就有了对哈尔威船长的敬畏,所以朗读的时候就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之后,我又让一名学生来读哈尔威的话,被点到的学生很有神圣感和使命感,他们仿佛就是哈尔威船长,声音高亢、抑扬顿挫,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啊!
船长教学反思2今天上了《船长》一课,课文写了1870年3月17日夜晚,哈尔威船长所在的“诺曼底”号与“玛丽”号巨轮相撞,致使“诺曼底”号被撞了一个大口子,即将沉没,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船长镇定自若,指挥乘客和船员逃生,最后大家得救了,而船长自己却和轮船一起沉入大海。表现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读了令人感动不已。
课始,我从课题入手,读了课题就知道,本文是一篇写人的文章,让学生说说,写人的文章一般怎么写。即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那么本文通过写怎样的一件事表现了船长的什么精神品质呢?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把阅读和习作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课文的生字,我重点指导写“薄”、“舰”,指导学生理解“巍然屹立”等词语的意思。学完生字词后,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并及时指正。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大意。本文基本可按“遇险”“救援”“殉职”的顺序来理解。
船长教学反思3这课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读了课文,我就被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感动了,觉得学生也一定和我一样。
教学中,我从哈尔威船长的四次命令入手,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分别是什么?从每次命令中你能体会出他的什么品质?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划一划,并做好批注。学生很有兴趣地学着,当集体交流第一个问题时,我问学生: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这船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而船长最先想到的又是什么?学生都说他们最先想到的就是跑、逃生,然后和船长的想法举动作对比,突出船长的沉着镇定、舍己救人。学完船长的四次命令,在学习第三段时,我质疑:哈尔威船长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值得吗?在沉船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了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认识到船长是一心想着全船的人,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了。然后我说: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了语言文字,与哈尔威船长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更是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望着这无情的大海,面对这样一位船长,我想,你们一定有很多话要对哈尔威说吧? 好几个同学做了发言,都赞扬了船长的优秀品质,并表示要向船长学习。我认为应该水到渠成了,就出示了小黑板,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就是“诺曼底”号轮船上的一员(船长、乘客、工作人员),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你将会怎样想,怎样做?(逃生??和船共存亡?为什么?)没想到刚读完题,班长就大叫:“逃生!”我惊愕了,问道:“你不是刚说了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吗?为什么现在又选择逃生?”班长倒没说话,另一个学生狡辩道:“我们也是弱者呀!”多么诡秘的辩词,这不等于一节课的感情白浪费了吗?”无奈,我只好自我表白:“如果是我,我一定像哈尔威船长那样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绝不苟且偷生……”可感觉自己的表白是那样的苍白,学生还是无动于衷。
这几天,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学生怎么了?学课文就是学课文,理解得挺到位,就是没有丝毫感动,更不要说向英雄们学习了。思想教育亟待加强!
船长教学反思4苏教版第十一册《船长》中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说说你认识的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生:哈尔威船长面对危险,沉着镇定;面对死亡,无所畏惧。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船长!
生:老师,我觉得哈尔威船长好像还……还有点傻。哈尔威船长应该会游泳吧,他何必去死呢?
生:对,我真不明白,哈尔威船长完全有机会逃生,可以活下来,可他为什么要随船徐徐沉入大海呢?
师:你们的看法的确与众不同。同学们,想一想,船长在船沉之前能自救吗?
(学生自由争论)
师:好,大家就依据课文内容和课外资料来辩一辩。正方的观点是:船长能生存;反方的观点是:船长只能牺牲。大家自由组合,作好准备。
正方:我方认为船长这么沉着镇定,指挥救援,他应该有自救的办法。怎么会不救自己呢?
反方:我方认为,哈尔威船长根本没想到自己。他说:“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共有61人,他完全把自己给忘了。在生死关头,他想到的只是乘客和其他船员,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正方:从文中“人们透过阴森可怕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这句中的“徐徐”可见船长有逃生的时间,他是能自救的!
反方:请正方同学再思考思考,我方觉得这“徐徐”不是指时间长,而是表达人们对这位舍己救人的伟大船长的敬佩之心,留恋之情,也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悲痛之感。
正方:请反方同学注意,船长这么机智能干,他难道不懂如果不尝试,连生的希望也没有吗?再说即使船沉了,他也可以游离沉船,获得自救呀!
反方:不!请正方同学仔细看书,难道时间允许吗?20分钟内,在船长井然有序地指挥下救出了船上所有的乘客和其他船员。书上说:“第20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这意味着哈尔威船长没有时间自救了!文中写道:“船头先下去了,很快船尾也浸没了。”当船沉没时,船长已没时间游离沉船,加之沉船时产生的巨大漩涡会在瞬间把他吸入海底。
师:辩论太精彩了!“真理越辩越明”,文章的主题越辩越清。哈尔威船长那忠于职守、舍已救人的高大形象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大家在辩 ……此处隐藏8901个字……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了。
船长教学反思15教学感悟:
一、深入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
课文是英国著名作家雨果的小说《船长》,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由于“玛丽”号巨轮的突然撞击,“诺曼底”号轮船的船身被撞开了一个大口子,船上的乘客无不惊惶失措,争相逃命,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哈尔威挺身而出,沉着镇定地指挥全体人员有条不紊地撤离,而自己却以身殉职,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反复读了几遍课文,我有三点想法:其一,既是小说,就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知哈尔威船长这一形象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人物的高贵品质。其二,文章最后说: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是作者对船长的评价,也是对后人的期盼。如何让学生认识英雄的本质,在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这是教学的难点。其三,怎样在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不偏废工具性,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我在教学前重点思考的三个方面。
二、将朗读感悟和品味赏析相结合。
整堂课我把船长形象的剖析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读书探究:第一,感悟内容,探究内涵,发觉文本的深层含义。诸如船长下达命令的顺序,与船员们对话的用意,把自己置身于度外。第二,品味语言,赏析写法,领悟语言的奥妙,如对“吼”字的品悟,对船长和船员们对话的赏析等。特别是对“对话”的描写,训练的着力点不是在内容上,而是在写法的赏析上,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情况的紧急,船长的镇定,还领悟到“对话”描写的奥妙和技巧,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第三、重视读书训练,以读促悟,读中见悟。通过“默读”,读进文字里去,想象当时的情景,通过朗读,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力量与威严!”
三、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整合。
关于写作特色的教学,近30年来,慢慢地被淡化了下来,然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和“了解”“表达方法”。所以在教学的第三环节上我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新的探索: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比较,领悟课文结尾安排的艺术效果,从中感受到“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二是引导学生领悟选材的高妙,“一件事写尽一生”“最后的20分钟把他(船长)一生的品质都写出来了;三是通过“现身说法”,三读船长的三次不同收获,使学生明白“不同时期读同一篇文章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与发现”。老师的这个尝试,与传统的“写作特色教学”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教学的目的不同,即由传统的写作知识教学转向了训练综合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提高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他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课标”所倡导的表达方法教学,绝不是单传的“工具性”训练,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整合训练的最佳途径,是对教材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教学资源最充分的挖掘。
教学遗憾:
1、小说中雨果的高明之处就是借助船毁将倾,人们极度慌乱的境况,来凸现船长的崇高形象。考虑到整堂课的时间关系,我在处理第二小节时过快了点,未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那场灾难的严重性和人们的极度恐慌。
2、今天课堂上发言的人算是比平时多了些,但发言的面还不是很广,如何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投入教与学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努力。
3、尽管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作了尝试和努力,但真正的落实还要在课后去花功夫。如何引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阅读,丰富学生文化知识,丰厚学生文化底蕴,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须多想办法。
《船长》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上的难点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应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突破难点,优化课堂教学,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难点如磐石,我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教材之余,将难点进行分流,采用分层次击碎难点法。学生们加深了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好效果。
就以我所教《船长》一文为例来说,我考虑到学生课前有了一系列的知识作奠基,我教学时直奔中心,尔后分几个层次进行逐层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突破难点层次一:谈话引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哈尔威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第一次照应:哈尔威船长一生……英雄的权利。
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指名用自己的话初步说说“忠于职守”、“做人之道”的意思。怎样理解句中的“又”?在引导学生理解与朗读中初步感受船长的人性之美丽。
突破难点层次二:课文怎样具体写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以此辐射全篇,带动全文的学习。
预设1、客轮遇险以后,船长想到的是60个人的安全,惟独没有想自己,这60与1的对比,揭示了他忘我的品质。在人们混乱时,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两处对比,突出了船长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慌。我顺势点明:多好的船长啊,在紧急关头他仍然忠于职守,仍然履行着做人之道。接着,提升学生的朗读层次:“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相信你会比刚才读得更好。”第二次照应:“一生都要求自己……一名英雄的权利”。
及时小结过渡、他是一位普通的船长,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在过渡语中为后面理解“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大家。”一句降低难度而服务。
预设2、客轮遇险后,哈尔威船长“大声吼道”,“简短有力的对话”,“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下达着命令,一切都在听从他的调遣。我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引导学生合作读这段简短有力的对话,共同感受船长那坚不可摧的意志。在这伟大的灵魂面前,灾难也望而却步!,紧扣够了感受船长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文中人物的崇高精神无不震撼学生的心灵。此时,我进而顺势引导: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好船长啊。再来读读这段话,相信一股敬意油然而生。在缓缓地引导中逐步提升朗读的层次,使船长这一光辉形象日益丰满。引导学生第三次照应:“一生都要求自己……一名英雄的权利”。过渡:他是一位普通的船长,他更是一位出色的指挥家。过渡语言中更好地兼顾到与上文的统一性。
预设3、危急中还不忘抢救见习水手克莱芒,突出了人物果断、坚决的性格。从这里更可以看出船长他关心孩子,他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这里仅作略处理。
他不仅仅是个指挥者,也不仅仅是个控制者,他是这场灾难,乃至这场生死搏斗的领导者啊!
突破难点层次三:运用特写镜头,展现人物形象,升华情感,掀起高潮。“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学生应和着舒缓的音乐,欣赏着船长沉入深渊动态画面,聆听着我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受着“忠于职守”的美丽……我顺势推波助澜:让我们怀着敬仰激动的心情再次感受一位英雄的做人准则。回环照应:哈尔威船长……一名英雄的权利。最终在深情的呼唤中情感达到顶峰。哈尔威船长没有豪言壮语,他犹如一座丰碑屹立在船头,他那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在学生心中定格。
自我感觉这种循环回复、一咏三叹的教学方法很利于突破难点,学生对船长的敬畏之情在一次次与文本的 交流中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