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案

时间:2024-03-02 23:35:13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单元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学会概括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自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请看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黄河的走向,弄清楚黄河流域与黄河长度的区别,汇报自己发现的信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师:黄河流域的面积约是多少万平方千米?谁会解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学生根据图中信息独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师:黄河全长约多少千米?可以怎样算?

学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小组研讨,汇报交流师:这是一个规律吗?想办法验证一下。经过验证这确实是一个规律,叫加法结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吗?

生:A+(B+C)=(A+B)+C

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加法中还有其他的规律吗?请完成填空,然后观察,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两个加数交换他们的位置,和不变。

师:这也是加法运算中的一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吗?

生:A+B=B+A

师:学习了加法的两个定律,能根据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观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样算比较简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结合律可以简算

四、自主练习

第1题。独立完成,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4题。注意用简算。

五、简要回顾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作业

自主练习3题。

第一单元教案2

一、目标点击

1、知识目标

(1)掌握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基础知识。

(2)了解本单元四篇课文的有关内容。

2、能力目标

(1)学习鉴赏科技说明文、科技论文的一些方法。

(2)学习本单元四篇课文的写作特色。

二、要点回放

1、有关作者

(1)《数学与文化》

齐民友,1930年生,安徽芜湖人,数学教授,曾任武汉大学校长。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和霍华德:是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梁思成(1901—1972),中国现代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27—192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回国后从事建筑教育研究工作,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并担任系主任直到逝世,1940年10月至1947年,美国耶鲁大学兼任教授、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委员会成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为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43年写成《中国建筑史》一书。他是“人民英雄纪念碑”重要建筑的设计的领导人之一。著作《梁思成文集》。

(4)《宇宙的未来》

斯蒂芬·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自从患了侧索硬化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失望和沮丧,开始了他的宇宙学研究。他后来在相对论、“大爆炸”和黑洞等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1988年出版宇宙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30多年中,他一直孜孜于宇宙起源的研究。现任牛顿曾经担任过的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授。

2、常见生字词

生字:熵罄庑膨胀睇

词语或成语:泽被呕心沥血绞尽脑汁深不可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夷为平地告罄无济于事万变不离其宗悠然自得千篇一律左睇右盼荒谬绝伦欲扬先抑杂乱无章尴尬膨胀……

3、课文内容

(1)《数学与文化》:本文论述了数学作为科学语言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数学能够影响人类精神生活的几个特点,即数学的确定性、简单性、抽象性和自我完善性,高度评价了数学在促进人类思想解放、使人类摆脱宗教迷信、不断创新的历史功绩,把数学提到文化兴亡、民族盛衰的高度来认识。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本文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出发,将熵的观念引申到能源、环境等领域,对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表示了深深的忧虑。

(3)《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本文以介绍建筑创作为主要内容。建筑是时空艺术,“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指在时间、空间的综合持续中,建筑创作的重复与变化。重复与变化相互矛盾相互统一。如果只强调重复,作品往往毫无二致;只注重变化,作品往往杂乱无章。一个成功的建筑创作则是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体。

(4)《宇宙的未来》:这篇讲演,从古代巫师的预言,谈到近代宗教预言,再改动到对宇宙未来的讨论,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去,一是收缩以至于坍缩成一个点。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宇宙的平均密度。运用天体物理学理论,对宇宙的未来作出科学的论断。

4、写法鉴赏

本单元四篇文章是科技说明文和科技论文,写得都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于作者高明的写法有关,现总结如下。

(1)《数学与文化》

语言品味:①准确,本文语言正像数学那样逻辑谨严。

②生动,力求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来阐释,使文章通俗易懂。

③流畅,文章充满激情,笔力雄健,气势飞动,纵横驰骋,无所不宜。

(2)《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论证方法:①引用论证

一是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二是引用民间谚语,来增强读者对科学原理的理解能力。

②概括论证

概括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

③分析论证

……此处隐藏25968个字……的数量关系,能够分析出8角代表的是2本练习本的价钱,于是列出算式解决问题。三年级学生常常丢三落四,在解决问题时经常忘记写“答”。我想不要着急,多提醒,他们会形成“答”的习惯。

课后反思3: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先出示了四个除法算式帮助学生回顾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四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利用估算来检验笔算结果的正确性,引导学生根据笔算的结果来反思估算结果的正确性,反复的练习突出估算的价值,发展学生估计的意识,又帮助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量之间的联系,渗透商的变化规律,锻炼了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能力。学生基本能掌握这部分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计算能力。

第一单元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过程与方法: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和回家

教学难点: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

教学准备:常见交通标志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我的上学路

教师引导学生讲一讲自己住在哪里,每天是如何上学的,路上要经过哪些地方,有哪些主要的标志性建筑或景点,上学路上有哪些所见,所闻等。

二、我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

出示常见交通标志图片,让儿童讲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这些标志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以及这些标志有什么作用等,并相互交流,把标志贴在教室墙面上让儿童逐步认识。

三、讨论会:这样做对不对

教师引出主题:“丁丁是个小学生,上学以后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能干,特地来向大家请教,希望小朋友帮助他评判一下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

1.“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但没有车,妈妈一定要拉着我过马路,对不对?为什么?”

2.“放学路上,隔壁的大哥哥要和我一起去游戏机房里去看看,去还是不去?”

学生展开讨论,判断是非。

四、模拟游戏

1.我是交通小民警

教师先启发儿童讲讲上学路上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再设置十字路口的情境,让儿童轮流扮演交通民警,进行上学路上的模拟游戏,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2.陌生人和我说话

先请一名儿童扮演上学的学生,教师扮演陌生人,设置种种问题,引导儿童作出种种适宜反应,教师酌情引导。

五、课堂实践

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21页“我要做得更好”。

2.全班交流。

3.师生小结。

第一单元教案15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认识、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一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建立观念。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四、课时安排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2课时

千米的认识 2课时

吨的认识 3课时

分 米 的 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 厘米 毫米)

2、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 ) 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

一只小花猫高约40( 厘米 )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生: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教师直接指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新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分米)。

3、提出学习目标:

1)1分米有多长?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

2)1分米等于几厘米?1米等于几分米?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展示内容

1、 小组内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2和“做一做”

2、全班展示

(1)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

(2) 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分米与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

(3)、汇报课桌的长、宽、高。

(4)举例说明长1分米的物体,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二)活动过程

1、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收集信息(优生的创新做法,学困生的错例)

2、组内合作,质疑问难。教师参与到学生小组交流活动中,适时调控合作时空。

3、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书本第6页第5题。

2、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3、书本第6页第6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2、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

《第一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